龙溪股份:关节轴承之王
发布时间:2023-11-02 作者: 新闻中心
公司是我国轴承行业的小巨人,进入关节轴承行业后,已经连续盈利19年。目前其国内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5%和10%。
关节轴承有着非常强竞争优势。企业具有唯一的国家关节轴承研究所和国家关节检测与实验中心,能同时组织生产600多种产品,公司具备拥有很高的定价能力。
关节轴承进入壁垒高、增长快速。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以及8%的国际需求自然增长率,加上国内15%的需求量开始上涨,未来几年关节轴承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将在20%左右。
考虑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成长性,按照2007年20倍动态市盈率,我们给出公司股票的目标价为13.20元。基于当前价位,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龙溪股份是我国轴承行业的小巨人,是关节轴承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进入关节轴承行业后,已经连续盈利19年。目前其关节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65%,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0%。
公司主营收入按产品性质分为四类:关节轴承、其他轴承、齿轮与变速箱、汽车配件。其中关节轴承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根据2005年年报分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44%和66%。
2001-2005年公司关节轴承产品收入年均增速达25%,在收入迅速增加的同时,关节轴承保持了50%以上的高毛利率而且近几年基本稳定。关节轴承业务迅速增加且保持高毛利率,是近几年业绩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
价格优势:公司产品质量同国际竞争对手处同一水平,但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50%左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有着非常强的价格上的优势。公司的价格上的优势源于国内低廉的人力成本。
研发优势:企业具有唯一的国家关节轴承研究所和国家关节检测与实验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拥有亚洲行业内最先进的静力学实验室,具备针对客户的不一样的需求快速进行研发、检测实验、试制、生产的能力。同时,公司也是我国关节轴承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相信公司只要牢牢掌握住技术和标准的主导权,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得到保证。
管理优势:由于关节轴承具有“品种多、批量小、交货期短”的特点,生产组织和成本控制的难度很大。目前,公司具备了同时组织生产600多种产品的能力,这种高超的组织管理也是在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也是国内竞争对手是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掌握的。
定价优势: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有65%之高,同时由于产品的应用场景范围广阔,客户分散度很高,使得公司具备拥有较高的定价能力,公司多年保持55%左右高毛利率就是很好的验证。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基本的建设的投入,钢铁、汽车、家电等轴承相关行业也面临发展的新机遇,由此能够预料轴承的社会需求将会出现稳定增长局面,轴承行业会迎来一个持续发展的时期。
未来关节轴承市场空间的增长将来自于两个方面: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龙溪股份58%的关节轴承产品出口。目前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0%,随公司对北美、亚太和别的地方市场的开拓,公司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010年应该能提升到20%。再加上每年8%的国际需求自然增长率,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出口平均增长率为25%左右。
国内市场将进一步拓展。关节轴承在国内应用尚处于成长期,市场潜力大。龙溪股份一方面巩固工程机械和重型汽车这样的关节轴承传统领域市场,一方面积极开拓国内新市场,现在龙溪股份的关节轴承慢慢的开始应用于冶金、水利、电力,铁路和航空等行业。考虑到随着关节轴承应用深度和广度的提高,我们判断未来国内关节轴承需求量开始上涨应该在15%左右。
公司除了主流产品关节轴承外,还生产经营AG系列轴承、精密圆锥滚子轴承、英制滚轮轴承等机械基础件、配套件产品。预计未来公司这部分业务将有15%的增长。
齿轮及变速箱业务方面企业主导产品为ZL40/50装载机变速箱和变速箱的齿轮配件,主要为厦工和龙工及其它工程机械厂配套。预期公司这部分业务上涨的速度同步于装载机行业的上涨的速度,我们判断未来增速为10%左右。
绝对估值:分别采取了FCFF法、FCFE法和APV法对公司做绝对估值,估值结果分别为:13.29元、13.50元和13.27元,平均价格为13.35元。对FCFF法进行折现率和永续增长率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公司的合理估值区间为:12.15元-14.90元。
相对估值:依照我们财务模型的预测,公司2006、2007和2008年的EPS分别为0.56元、0.66元和0.7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9.4、16.3和13.8。
综合考虑龙溪的盈利能力和未来成长性,按照2007年20倍动态市盈率,我们给出公司股票的目标价为13.20元。基于当前价位,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